
探索浩瀚宇宙,建设空天强国,中国人的飞天梦,迎来了圆梦的新时代。
站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,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,正凝聚起中国精神、中国力量,开启新的征程。
这篇文章里,我们给你细数航天大国重器里的“英雄谱”,每一件“神器”都让世界惊叹↓↓
从点火开始,到形成最大推力,只需2秒钟。整个试验台架在强烈的震动中,稳如泰山。泵后摆所有部件完美运转。有了这种发动机,中国人登上月球、火星将不再是梦想!
国产卫星,世界顶配!远在太空,能看清地面房子玻璃!
设计师李黎和团队正在布置“高景一号”全年的在轨拍摄任务。这颗卫星是目前全球分辨率最高的光学遥感卫星,分辨率高达0.5米,在太空中可以看到地面房子玻璃。这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制!过去一年,“高景一号”已经完成全球2456万平方公里成像,为全国钢铁行业去产能效果监测、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此前,同级别高精度光学遥感卫星,只有美国、法国、韩国能够制造。到2022年,由16颗0.5米分辨率光学卫星、4颗高端光学卫星、4颗微波卫星,以及数颗视频、高光谱微小卫星组成的,世界上规模最大、性能一流的超级商业遥感卫星系统,将在中国人手中建设完成。
2017年5月5日,一个被中国航空史铭记的日子,C919首飞成功。萦绕中华民族百年的“大飞机梦”,取得历史性突破。在浦东制造基地,中国大飞机的“梦工厂”,第二架C919正迎来关键的生产节点。总装车间,正在调试飞机线缆。线缆,就像人体的“血管”,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连接的“器官”发生故障。而一架大飞机总共有近3万根。这些管线、插接件,都是航空标准件。
一个国家能够生产的“标准件”越多,整体工业实力就越强。C919身上,标准件有100多万个。大飞机研制,带动的是中国工业体系整体实力的升级。此前,全球只有波音、空客拥有大飞机航电系统的集成能力,相关技术严密封锁。在C919身上,中国人研发出了自己的大飞机航电系统。过去十年,科研人员在C919上,完成了102项关键技术突破。两百多家企业、六所高校、数十万技术员参与其中,一条完整的中国民用客机制造产业链正在形成。
工程师们还要在大型对接试验台上,进行超过500次的对接试验,采集核心数据,并将对接机构的使用寿命从“天舟时代”的2年,延长到“空间站时代”的15年,满足未来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营10年以上的需要。国际航天专家预测,2024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。
始发于微信公众号:了不起我的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