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兴被美国商务部一拳击倒后,国内纷纷痛骂中国不注重自主研发,以至于被人卡壳,一筹莫展。有人说,假如中国重拾太祖当年勒紧裤腰带搞核武器的风格,中国人不愁搞不成牛逼的芯片。
▲艰苦年代我们能搞出原子弹
21世纪了我们还搞不出个芯片?
这种看法,其实大谬!
实际上,中国不是不注重自主研发,有机会看看国内在各个高新技术的投入,简直海了去,笔者以前就是做材料科研的,国家每年的经费发放向来是不计成本,说中国不重视自主研发,简直就是天大的冤枉。
那么,为啥中国人能够做出核武器,却在高科技商品上不能直追美国呢?
根本原因就在于,核武器是国之重器,是不考虑成本、不在乎收益的高科技武器,国家可以通过举国之力,不惜代价的投入,只要能够做出来就行。但芯片不同,别看它看起来不起眼,但它是一种高科技的商品。这种高科技商品要想成功自主,会比制造核武困难万倍。
理解这个问题,你需要知道,什么样的商品能够成功?
物美价廉的商品。
某些人说,中国人需要动员举国之力、不惜代价地发展芯片。然而,这句话本身就意味着中国生产的芯片成本将远比美国人来得高,更不用说性能很可能比不上美国人早已成熟的技术(比如中芯在搞28纳米制程芯片,但良品率太低,且人家台积电已经开始量产7纳米了)。这意味什么?
▲大多数人可能都会忽略市场这个要素
芯片不像原子弹,身上有强烈的商品属性
这意味着,你生产再多的国产芯片,也是不过是失败的商品。性能糟糕,价格高涨,没有人会购买的。就像一部有着IPhoneX的价格,性能却是大哥大的手机(当然差距没有这么大…),再多的爱国宣传,也不可能使之获得消费者的青睐。
最后,这些物劣价高的产品只能在库房里堆积发烂。这也意味着,别人生产越多,赚钱越多,你生产越多,亏损越多。在这种情况下,不计代价投入,不过是不计代价的亏钱,直到破产完蛋。
▲即使有大笔的资金投入研发
研发到了顶尖水平
其产品的成本也会居高不下…
所以,中国可以通过举国之力搞出核武器,却很难通过举国之力做出成功的芯片(苏联也是如此,除了举国支持的军工以外,其他产业毫无竞争力,技术水平低)。这是商品的属性决定的,而是中国人的雄心决定的,毕竟,商品就是为了盈利,不是为了争气。
那么,中国人怎么才能在商品技术上超越美国呢?事实上,从历史的经验来看,只有两个办法:
第一,中国必须与技术先进的西方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,保持良好的开放和技术交流,这是提升自身产业技术水平的基础。今天的日本、韩国、台湾地区(台积电),其相当多的产业技术之所以能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,离不开西方特别是美国对其的技术开放(台积电的建立靠的是美国的人才;三星的发展离不开的英特尔的技术支持)
就像19世纪的美利坚坚持韬光养晦,与欧洲各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,通过贸易往来和技术交流,成功地提升了国内产业技术水平——而这也是为什么今天中国如此注重中美关系的原因,因为与美国的技术和商业交流对我们的发展至关重要。
▲一个世纪的韬光养晦让美国胖成球
第二,中国必须建立创新文化的氛围,逐步确立对知识产品的保护,我, 才能有弯道超车的机会。
19世纪的美国通过对知识产品的保护,鼓励创新,逐渐主导了第二次、第三次新技术革命,最终实现了对欧陆强国在技术上的弯道超车。笔者曾经阅览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位德军将领的回忆录,当时这位将军还嘲讽美国汽车的技术不如德国精湛,但是随着美国主导了信息技术革命,谁还敢嘲讽美国在汽车技术上的劣势?
▲行业科技的先进可以体现在武器装备上
但是真正要促进经济发展
还得适应市场的基本规律
中兴事件之后,国人惋惜可以,但那些将核武研发的经验套用在芯片上,认为不惜成本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人,实际上完全忽视芯片竞争本质是商业竞争,而商品竞争的本质就是成本竞争!
▲毕竟没有哪个国家去卖原子弹…
所以,当你忽视成本谈商品的时候,你已误入歧途!
始发于微信公众号:了不起我的国
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
支付宝扫一扫赞助
微信钱包扫描赞助
赏